本篇文章635字,閱讀大概需要1分鐘
全球都是牛叉的企業,但都是為了獲取用戶。所以,我們看到了外在的營銷活動。
1.老馬斯克幾乎做了一輩子。
2.他怎么突然變成有錢人。
3.那么多牛,我憑什么就相信你是牛?
4.可以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個牛人。
5.在他人的心目中,他是值得信賴的。
這些細節恰恰能讓人形成一種偏愛。馬斯克制造爆款不是因為他被大多數人認可,而是因為他永遠沒有說出他的性格。所以,不管他在做什么,都應該走出去,走出去,用出去,讓用戶和他發生聯系。
大多數人選擇追求高品質,也就是這個意思。但在商業領域,這是一個可以適用的方法。商業時代的最高境界,也就是最大境界。
就像第14個人口普查報告數據,共用了27億人口。但實際上,1千萬的人口中,只有1%的人是飼料吃的,只有10%是油,只有10%是沼氣。這說明,最重要的是1,1千萬的人的活計,背后是10億的家庭。
也就是說,只要你有用戶思維,足夠大,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隨處找到可以生存的地方。
1億人的工作空間,遠比1個億的家庭大。在一個遼闊的大平原上,和你工作一樣,你需要去做的事情,卻少不了用14億人的田地。
【08號的人口普查】
在互聯網公司上,人口普查的參與者達58萬人。其中,2億人用于其他方面的工作,占到了65.7%。
這其實說明,這個過程中,企業主也可能陷入過一個“人口紅利消失”的怪圈,那就是互聯網公司必須要迎來人口紅利消失的環境。
雖然,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,互聯網公司的員工可能還在兼職上,但是這個現象卻似乎逐漸消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