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791字,閱讀大概需要1分鐘
記得2003年底,餓了么公司終于找到市場部文案。餓了么的成立時間也是這一年。很多企業并沒有看到其中的一絲紅利,但卻仍然需要尋找一個巧妙的營銷契機。于是,陸續出現了一些自媒體號,依靠獨特的營銷手段迅速崛起。對于餓了么來說,不知道餓了么是否有了全新的品牌名稱,但是這一年的營銷事件對于餓了么來說,可能并不是特別重要,在餓了么一年多的時間內,每天有6000萬人在餓了么上,還有持續不斷的用戶消費。餓了么需要在這一事件中達到什么目的,餓了么有了一個答案。這個答案被廣大網友在網絡上看作是《老鄉,進軍在線餐飲》。
餓了么在這一年的營銷事件中,并沒有局限于某種特定的營銷方式。而是進行了不斷地創新,通過不斷的營銷事件來打動消費者,從而獲得了一定的成功。
餓了么的另一個成功之處在于它在互動營銷上的創新。在營銷上,它的互動性很強。以往,企業在做互動營銷時,主要依賴企業自己的媒介。但當移動互聯網來以后,企業的營銷方式開始發生了革命。餓了么不再拘泥于固定的媒體,而是可以與消費者進行互動,傾聽消費者的聲音。而他們的行為,又開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。
為了更好地服務消費者,餓了么開始了一場有效的互動營銷。在這場互動營銷中,餓了么不再只是簡單的發布幾個紅包,開始賣萌,從而鼓勵用戶去發紅包。他們還開始嘗試各種各樣的營銷玩法,比如創意互動、現金紅包、積分兌獎、虛擬貨幣等等。用戶能夠贏取紅包,商家則可以根據不同的用戶類型,進行不同的營銷,這使得消費者的活躍度和粘性大大增加。
在營銷的手段上,餓了么發現了一個獨特的現象,那就是:用戶之所以會產生代入感,其實就是由于餓了么對用戶的需求所致。
在滿足了這一需求之后,餓了么還思考了如何進行營銷,想要讓用戶為餓了么買單。要想讓用戶產生代入感,則需要懂得如何去表達。而表達的形式很簡單,比如評論區的“不要餓”,表達即可,使用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