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330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
你是不是也常在電視上看到那些吹得天花亂墜的保健品廣告?什么"三天奏效"、"祖傳秘方"、"專家推舉"...這些軟文到底是怎么寫出來的?今天我就來給你扒一扒這里面的門道,保證讓你大開眼界!
中心癥結:為啥保健品廠商砸重金也需要上電視?
淺易?。‰娨曔@玩意兒當初看著似乎過時了,但對中老年人來說仍是最信任的新聞渠道。我奶奶到今日還以為"能上電視的都是好東西"呢!
詳細來說有三大優勢: 1. 威信背書:老百姓自然以為電視臺考核過的東西靠譜 2. 覆蓋面廣:特殊是地方臺,能精準收割中老年受眾 3. 洗腦效應:反復播放的廣告語非常容易讓人記著
舉一個真實案例:某地方臺播的"XX骨痛貼",就靠天天轉動播放15次,三個月業務額直接破億!你說嚇人不嚇人?
中心癥結:這些軟文到底有什么固定模板?
我探索了100+個案例,發現基礎逃不出這三種套路:
重點來了:這些"專家"十個有九個都是假的!客歲就被曝光過某"養生專家"切實是群演,一天200塊...
留意:這種套路最缺德,專門依靠老年人的健康焦慮。我二姨就被忽悠買過2萬塊的"量子磁療儀",終局就是個會發光的塑料盒子!
本相:誰人計數器都是遙控的!想要多少數字按個鍵就行...
中心癥結:個別老百姓怎么避免受騙?
教你幾招適用的: 1. 查備案:全體正規保健品都有"藍帽子"標志(國家藥監局可查) 2. 小心療效宣揚:凡是說"治療XX病"的100%是騙子 3. 核實專家身份:上網搜搜這一個"教養"是不是真存在 4. 問問年輕人:下單前先讓孩子幫忙查查評估
重要提醒:遇到這些中心詞要小心→"根治"、"祖傳"、"諾貝爾獎技巧"、"航天員專用"...
中心癥結:怎么寫才可能既有效又不守法?
誠然我不激勵忽悠人,但倘若你確實要寫合規的保健品廣告,記著這些要點:
必須標注:"本品弗成代替藥物" 功效表述:只能用"輔助改善"這一類含混說法 數據支持:要有真實的測驗報告(別P圖?。? 案例真實:患者見證必須簽授權書
反面課本:某品牌出于把"輔助降血糖"寫成"根治糖尿病",直接被罰了327萬!
說真的,每次看到老人被這些套路騙走養老錢,心田就特殊不是滋味。保健品不是弗成以賣,但不能昧著良心賣?。?/strong>
倘若你家里有愛看電視的長輩,趕緊把這篇文案轉給他們看一看。記著:天上不會掉餡餅,電視里說的也不一建都是真的...(哎,我是不是說得太直白了?)
對了,下次再看到那種特殊夸張的保健品廣告,不妨多留個心眼兒。畢竟咱們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,對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