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309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
【文章開始】
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情況——想寫一篇介紹人的軟文,結果寫出來像簡歷?或者干巴巴的,根本沒人想看?
別急,今天咱們就來聊聊,怎么把介紹人的軟文寫得既生動又有吸引力,讓人一看就想認識TA!
先問個問題:你平時刷到人物介紹類的文章,會認真看完嗎?如果不會,那問題出在哪?
核心原因就兩個:
1. 太官方——全是“XX專家”“XX創始人”,但沒故事、沒細節,讀者根本記不住。
2. 沒共鳴——讀者看完不知道“這人跟我有什么關系”,自然就劃走了。
所以,寫介紹人的軟文,關鍵不是堆砌頭銜,而是讓讀者覺得“這人值得關注”。
沒人愛看“XX公司CEO”,但大家都愛聽故事。
比如,你要介紹一位創業者,別光寫“成功企業家”,試試這樣:
“3年前,他還是個普通上班族,因為一次出差發現行業痛點,毅然辭職創業。如今公司估值過億,但他依然每天最早到辦公室。”
故事比頭銜更有記憶點,讀者更容易被打動。
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地方,找到它,放大它!
比如:
- 反差萌:嚴肅科學家私下是個二次元宅男
- 獨特習慣:CEO每天晨跑10公里,雷打不動
- 金句:TA常說的一句話,能代表TA的價值觀
人設越鮮明,讀者印象越深。
介紹人的軟文,最終目的是讓讀者愿意關注TA、鏈接TA。所以,你得給讀者一個理由:
- 如果TA是專家,可以寫“他的方法論幫你少走彎路”
- 如果TA是創業者,可以寫“他的經歷能給你啟發”
- 如果TA是普通人但很勵志,可以寫“他的故事能給你力量”
記住:讀者不關心TA多牛,只關心TA能給自己帶來什么價值。
來看個例子(虛構案例,但很典型):
標題:《從負債百萬到年入千萬,他靠的不是運氣,而是這3個思維》
開頭:
“3年前,李明(化名)還是個負債百萬的打工族,如今公司年營收破千萬。我問他怎么做到的,他笑了笑說:‘其實就3個思維,但90%的人做不到。’”
結構:
1. 故事引入——負債到逆襲,制造懸念
2. 核心價值——3個思維,讀者能直接學
3. 人設強化——強調“90%的人做不到”,突出獨特性
為什么這篇軟文成功?
- 有故事,不枯燥
- 有干貨,讀者覺得有用
- 人設鮮明(逆襲者+思維獨特)
Q:介紹普通人怎么寫?沒亮點啊!
A:普通人也有故事!比如:
- 堅持10年做一件事(哪怕很小)
- 某個特別的愛好或習慣
- 對生活的獨特理解
Q:要不要寫缺點?
A:可以,但要有策略。比如寫“TA曾經失敗過”,反而讓形象更真實、更勵志。
Q:軟文里能加數據嗎?
A:能,但別堆砌。比如“幫助1000+學員”比“公司成立于2010年”更有吸引力。
寫介紹人的軟文,別光想著“怎么夸TA”,而是想“怎么讓讀者喜歡TA”。
試試這些方法,你的介紹軟文一定會更吸引人!
【文章結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