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410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
【文章開始】
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情況?明明產品挺好的,寫出來的營銷軟文卻像在念說明書,客戶看完根本無動于衷?別急,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業務員怎么寫營銷軟文才能讓客戶主動掏錢。
先問個扎心的問題:為什么90%的業務員寫的軟文都像在自嗨?因為大多數人都在犯這三個致命錯誤: 1. 光說產品參數——客戶根本不在乎你的CPU是幾核的 2. 全程王婆賣瓜——"最好""最棒"這種詞早免疫了 3. 不會講故事——把賣點寫成新聞聯播
很多人以為軟文就是藏著掖著打廣告,其實大錯特錯。好的軟文應該像閨蜜安利口紅——先說你的黑眼圈問題(痛點),再聊她最近發現的遮瑕神器(解決方案),最后不經意透露品牌(產品露出)。
舉個真實案例: 某打印機業務員原來寫:"XX打印機每分鐘打印30頁,支持雙面打印" 改成:"會計小張因為打印機卡紙錯過報稅,被罰5萬后,我們給換了XX打印機——現在她每天能早下班1小時"
看見沒?故事+痛點+解決方案,這才是人話!
別再說"提高效率"這種虛的,要像這樣: - 原來對賬要3天 → 現在2小時搞定 - 過去漏單率15% → 現在0.5%
雖然套路不能保證百分百成功,但這個公式或許能幫你少走彎路:
痛苦場景 × 解決方案 × 權威背書 × 限時福利
具體操作: 1. 開頭放客戶最頭疼的場景(比如"旺季總爆倉?") 2. 中間穿插使用前后的對比圖/視頻 3. 加入客戶感謝信或案例數據(但別造假) 4. 結尾給個無法拒絕的優惠(比如前10名送服務)
不過話說回來...這個公式也不是萬能的,有些行業可能需要更柔性的表達方式,具體還得看產品特性。
有個做建材的業務員跟我吐槽,他寫了2000字技術文檔,結果客戶只問了一句:"能便宜多少?" —— 這就是典型的自嗨。
寫完別急著發,做這3件事: 1. 給大媽看:如果小區門口賣煎餅的大媽看不懂,重寫 2. 讀出聲:拗口的地方肯定有問題 3. 隔夜再看:第二天往往能發現邏輯漏洞
實在不會寫?教你個笨辦法:把客戶常問的20個問題和你的回答整理出來,直接拼成Q&A形式的軟文,效果可能比硬編的好得多。
| 產品類型 | 重點寫法 | |---------|---------| | 高價產品 | 多講案例、多放客戶證言 | | 快消品 | 突出促銷信息和使用場景 | | 服務類 | 強調服務流程和保障措施 | | 新品類 | 先做市場教育再賣貨 |
有個做工業設備的朋友,他們發現放車間實拍視頻比寫十篇文案都有用——這或許暗示在某些行業,可視化呈現比文字更重要,雖然具體原因還有待研究。
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:寫軟文不是搞文學創作,能賣貨的文案就是好文案。先照著模板寫,慢慢找到自己的風格,千萬別指望看一篇文章就能成高手。要不...你現在就打開文檔,把今天學的用起來試試?
【文章結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