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431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
【文章開始】
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?明明產(chǎn)品挺好的,價格也實在,但讓你坐下來寫一篇夸它的洗衣液軟文,腦子就瞬間一片空白。不知道從哪兒開始,也不知道該說什么,敲了幾個字又全部刪掉……最后只能對著屏幕干瞪眼。
這問題其實特別普遍。為啥會這樣?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“不會寫的洗衣液軟文”背后,到底藏著哪些糾結(jié)和難點。
這可能是很多人下不了筆的第一個坎。覺得洗衣液功能太單一,沒啥可發(fā)揮的空間。但你仔細想想,真的只是這樣嗎?
自問:洗衣液除了去污還能寫啥? 自答:其實能寫的角度非常多,只是我們一時沒想到。比如: * 成分安全: 有沒有特別溫和的配方?適合有寶寶的家庭或者皮膚敏感的人,這點很多媽媽們會特別關(guān)心。 * 香味體驗: 它的香味是哪種?是清新的檸檬還是淡雅的花香?留香時間多久?洗完的衣服聞起來是一種怎樣的幸福感? * 使用便捷性: 瓶口設(shè)計會不會漏?要不要每次都用很多?濃縮型的能不能省地方? * 場景延伸: 不只是洗日常衣物,洗健身服、洗羊毛衫、甚至洗小白鞋是不是都適用?
你看,稍微一拆解,是不是感覺話題多了起來?關(guān)鍵在于跳出“去污”這個單一框架,去挖掘那些和用戶日常生活緊密相關(guān)的細節(jié)點。
這是另一個巨大的心理障礙。市面上有些軟文吹得天花亂墜,仿佛用了這洗衣液,衣服就能穿十年如新。我們心里知道沒那么神,所以自己寫的時候就會特別別扭,生怕變成“王婆賣瓜”。
不過話說回來,用戶其實也越來越聰明了,他們反感的就是那種空洞的吹噓。那怎么辦?
真誠才是最大的套路。當你寫的東西你自己都愿意相信時,用戶是能感受到的。
洗衣液產(chǎn)品同質(zhì)化挺嚴重的,功能都差不多。你的去污強,別人的也不弱。那你的軟文憑什么打動別人?
這時候就需要找到你產(chǎn)品的那一點點不同,然后放大它。
找到你產(chǎn)品的“記憶點”, 讓別人一想到某個需求,就能聯(lián)想到你。
可能正是因為“軟文”這兩個字給了我們太大壓力,總覺得要寫得多么巧妙、多么營銷。結(jié)果反而束手束腳。
不如換個思路:你就當是給一個好朋友推薦一個好用的東西。你會怎么跟她說?你肯定會說人話,會告訴她你真實的使用感受,好的地方和一般的方面都會提到。
用這種聊天、分享的心態(tài)去寫,文字自然會順暢起來,也更容易打動和你一樣真實的用戶。
寫不好洗衣液軟文,真的不是啥大事兒。說白了,就是產(chǎn)品思維和用戶思維之間缺了座橋。多看,多琢磨,最重要的是,自己先去用用看。有了真實感受,一切都會容易得多。
【文章結(jié)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