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309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知道嗎?在廈門,天天有超過50萬人在早餐時翻閱《廈門日報》——這一個數字還沒算上他們的電子版受眾!身為閩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黨報,《廈門日報》的軟文廣告到底藏著什么魔力?公司又該怎么玩轉這一個"高大上"的傳播平臺?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好好聊聊。
淺易說,就是穿著新聞外衣的廣告。不像硬廣直接喊"買我買我",軟文廣告更加擅長講故事。比如說客歲某地產公司在《廈門日報》發了一篇《筼筜湖畔的綠色建造革命》,表面看是報導環保建造趨勢,實質上悄悄帶出了自家名目的生態理念。
為什么公司愛在《廈門日報》發軟文價錢?三大原因: - 威信背書:黨報光環加持,受眾信任度高 - 精準觸達:覆蓋廈門政商界中心人群 - 長效傳播:報紙能被傳閱、電子版可永恒保存
別以為有錢就能上!客歲就有家微商品牌拿著20萬估算被婉拒。日報對軟文有"三要三不要"準則:
要的內容: 緊扣廈門發展(比如說自貿區、金磚革新基地) 傳遞正能量(科技革新、民生改善) 有新聞代價(首發數據、重大簽約)
不要的內容: 赤裸裸的商品推銷 志大才疏的宣揚 與主流代價觀不符的內容
舉一個成功案例:某本地老字號客歲在日報發了篇《鼓浪嶼餡餅的非遺傳承之路》,巧妙把品牌史實融入廈門文旅發展,見報后門店販賣額漲了37%!
記著這一個黃金公式:70%新聞代價+20%公司新聞+10%情緒共鳴。詳細操作可能分四步走:
特殊提醒:日報偏幸這些題材→→ 科技革新、城市振興、臺海溝通、閩南文明,往這些方向靠準沒錯!
別傻乎乎直接找報社!運用這四種渠道效果會更加好:
價錢參考(2024年最新): - 半版軟文:8-12萬元 - 通欄廣告:3-5萬元 - 新前言套餐:5萬起(含報紙電子版+依靠微信公眾平臺)
省錢妙招:周三、周五的工商版位最便宜,重大聚首期間要提前兩個月預訂!
別只看閱讀量!這些指標更為重要: - 多次轉載幾率:被多少自前言轉載 - 政務提及率:是不是進入政體工作報告/聚首物資 - 商務轉化率:后續接到多少共同咨詢
真實故事:某醫療東西公司客歲在日報發了一篇抗疫報導,三個月后意外中標政體采購,公司老總說"那篇軟文比投標書還管用"...
說到底,《廈門日報》軟文廣告就像"政商界的拍門磚",中心是要把公司故事講成城市發展的一小部分。下次你再看到日報上那些"高大上"的報導,不妨多留個心眼——說不定就是哪個品牌的經心策劃呢!
對了,倘若你也想試試,提議先買半個月報紙,探索下近期版面風格。畢竟,知己知彼才可能百戰百勝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