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505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【文章開始】
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情況?花了大價錢寫的app軟文,發出去卻像石沉大海,連個水花都沒濺起來?別急,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讓無數運營頭疼的問題——app軟文推廣到底該放哪兒?
先別急著往下翻,我問你啊:你覺得用戶會在什么地方主動找app推薦?應用商店?知乎?還是朋友圈?...可能你心里已經有答案了,但現實往往比想象更復雜。
說到app推廣,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應用商店對吧?畢竟用戶要下載app,第一站就是這兒。但問題來了:應用商店的軟文該怎么放?
? 官方詳情頁:把軟文內容揉進app描述里,重點突出解決了什么痛點 ? 用戶評論區:這個有點騷操作了,可以找真實用戶或者...你懂的 ? 小編推薦位:如果能搞定小編,那流量簡直嘩嘩的
不過話說回來,現在應用商店的競爭太激烈了,你的軟文很可能被淹沒在幾十個同類app里。所以光靠應用商店可能不夠...
這里說的垂直論壇包括: ? 知乎(雖然嚴格來說不算論壇) ? 豆瓣小組 ? 各種行業論壇 ? 甚至...貼吧?
為什么垂直論壇效果好?因為來這里的人都是帶著明確需求的!比如你在備孕app的軟文發到媽媽論壇,那轉化率肯定比發在綜合平臺高得多。
舉個真實案例:有個健身app的軟文發在虎撲步行街,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植入,當天帶來了3000+下載。關鍵是要找到和你app相關的那個小圈子。
微信、微博、小紅書...這些地方想必你都不陌生。但具體該怎么操作呢?
? 微信公眾號:找相關領域的號投軟文,價格從幾百到幾萬不等 ? 微博大V:轉發抽獎+軟植入是經典套路 ? 小紅書:這里特別適合生活類app,種草效果一流 ? 抖音/快手:短視頻軟植入,這個成本就比較高啦
注意:社交媒體的軟文一定要"軟"!硬廣會被用戶直接劃走,甚至舉報。最好是能結合熱點或者講故事,悄咪咪把app功能帶出來。
雖然流量可能不如前幾個渠道大,但新聞平臺有個獨特優勢——顯得很官方很靠譜!常用的有: ? 今日頭條 ? 網易新聞 ? 騰訊新聞 ? 百家號
這類平臺的用戶普遍年齡偏大,如果你的app目標用戶是中老年群體,那效果可能會出乎意料的好。不過具體投放效果還取決于內容質量,這個可能需要多測試幾次。
最后一個可能被很多人忽略的渠道——問答平臺。比如: ? 知乎"有什么好用的記賬app推薦?" ? 百度知道"哪個學習app最適合高中生?" ? 悟空問答(雖然現在不太行了)
這里的精髓在于:你要先找到用戶真實提出的問題,然后用軟文的形式給出解決方案。這種推廣方式特別自然,用戶根本意識不到這是廣告!
Q:預算有限應該優先投哪個渠道? A:建議先從垂直論壇和問答平臺入手,這兩個成本相對較低,效果也比較可控。
Q:軟文內容有什么講究? A:千萬別寫成產品說明書!最好的軟文是讓用戶看完后覺得"這app正好能解決我的問題",而不是"這app功能好多"。
Q:需要找KOL推廣嗎? A:這個要看具體情況。雖然KOL效果確實好,但小KOL可能比大V性價比更高...(這里我承認對KOL定價機制不是很懂,可能有更專業的玩法)
其實沒有"最好"的推廣渠道,只有"最適合"的。建議你先小范圍測試不同渠道,找到轉化率最高的那個再加大投入。
另外,軟文推廣是個長期活兒,別指望發一篇就能爆火。持續產出優質內容,配合適的渠道,效果才會慢慢顯現。
啊對了,如果你發現某個渠道突然效果變差,別慌,這很正常。可能是平臺算法調整了,或者是用戶口味變了...互聯網嘛,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。
【文章結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