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96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是不是刷了十幾個代加工網站,發現報價從3萬到30萬的都有?更懵的是顯明寫著“一條龍服侍”,聊到最后連罐裝線都需要自己找?客歲我幫友人把關選廠子時,發現這行水深得能養鯊魚。有個老板說漏嘴:“十個找代工的,八個栽在選廠第一步”。
(先潑盆冷水)
上個月見了個創業者,拿著網上找的“超低價代工套餐”來問我。我一看生產允許編號,好家伙!備案新聞里居然寫著“糖果制品”資格。就這他還美滋滋準備打款,說人家承諾可能生產功能飲料。記著這三個數字:1000平、10年、3證——沒1000平車間別談無菌灌裝,沒十年閱歷的廠子搞不定配方調試,缺了SC/ISO/HACCP認證的直接pass。
(真實案例)
客歲有個做蜜桃烏龍茶的品牌,找了家“泉源工廠”。終局首批貨的封口膜三天就開裂,一查監控才發現,所謂的工廠就是郊區自建房,灌裝線是二手商圈淘的。教你個狠招:視頻驗廠時重點看三點——
“為什么A廠代工費比B廠便宜40%?”先別高興太早!把兩家報價單放一起對比:
——包材成本:寫著“按商圈價”的要留意,可能到生產時漲30%
——起訂量:寫著5000箱的,可能藏著“不足萬箱加收開機費”
——物流費:良多低價套餐把運費轉嫁給顧客
有個顧客客歲省了2萬加工費,終局物流多花了8萬,腸子都悔青了。
跟客服聊的時間,直接甩這三個癥結:
上個月有個慘痛案例:顧客試喝的樣品是廠家從別處買的水貨,等大貨出來才發現自家商品跟樣品差了八個等級。記著這三招防掉坑:
客歲行業普查表現,找代工廠的新品牌里:
23%出于品控癥結上過315黑榜
61%在首批貨上栽過跟頭
真正存活三年的不到7%
但有一個反常識的景象——敢收研發費的廠子反而存活率高3倍,出于人家真懂配方調試。
(臨門一腳)
下次看到“39800全包”的廣告先冷靜。我給你算筆賬:PET瓶模具開模3萬起,標簽印刷5千起步,配方調試少說2萬。不要光看報價單上那串數字,重點看車間監控能不能手機實時查看、質檢報告是不是每批次都出、打樣時能不能改三次以上。
有個老板跟我說了個潛規則:“啟齒就承諾百分百過檢的,十個有九個在吹?!?/strong>。真正靠譜的廠家會跟你剖析質料風險,以至勸你調整配方。畢竟人家也怕砸招牌不是?
(小編拍桌子)
我跟你說啊,選代工廠就跟找對象似的。那些甜言甜言啥都答應的,多半是渣廠;反卻是剛開始就跟你掰扯行業準則、生產工藝的,才算是過日子的人。信我準沒錯,照著上面這幾條篩,至少能避開八成坑!
下一篇 :飲食健康軟文廣告文案創作指南,三步讓產品自己會說話
特別聲明: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發布平臺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的文章,應在授權領域內應用,并注明來源為:文芳閣。違背上述聲明者,我們將追究其相干法律責任。
標題:飲料代加工網站怎么選?三個避坑訣竅你要懂
地址:http://wenfangge.cn/index.php?app=xinwen_front&act=one_xinwen&&id=1143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