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09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有沒有過如許的閱歷?
刷手機突然看到篇《清晨兩點還在排隊的豬腳飯》,陰差陽錯就跟著導航找從前了;顯明剛吃過飯,卻被《藏在菜商圈里的秘制醉蟹》勾得直咽口水...這些讓你掏錢比外賣App還快的筆墨,到底藏著什么邪術(shù)?今天咱們就揭開餐飲類軟文的"香味封印術(shù)"!
街邊王大姐的餃子館近來算過筆賬:
500張傳單:印刷60元+人工200元 → 帶來12個開銷者
1篇爆款文案范文:代寫300元 → 三天來了87桌客人
"從前以為寫文章虛頭巴腦的,當初看真是小錢辦大事!"王大姐當初逢人就安利這一個新技巧。
傳統(tǒng)傳單 | 走心軟文友人圈 | |
---|---|---|
觸達率 | 發(fā)100張丟80張 | 1篇文章傳遍全城 |
壓服力 | "8折優(yōu)惠"大字報 | 深夜食堂的故事感 |
成本 | 每次運動都需要印 | 一篇能用三個月 |
后勁 | 當天有效 | 半年后尚有人探店 |
(數(shù)據(jù)起源:2024年本地生涯服侍白皮書)
1.0版本:"本店采用非轉(zhuǎn)遺傳因子油"(無人問津)
2.0版本:"94歲奶奶天天來吃的片兒川"(日銷破百碗)
3.0版本:"跟做了30年的老師傅偷學拌川法門"(登上必吃榜)
老板娘笑著流露:"當初連垃圾桶坐標都需要寫成'邂逅愛情轉(zhuǎn)角',年輕人就吃這套!"
1 時間觸發(fā)器:"早上5點就開始熬的牛骨湯"
2 地域反差梗:"哈爾濱人在深圳做的正宗鍋包肉"
3 工藝可視化:"現(xiàn)劃活鰻的滋滋聲"配上視頻
4 情緒鉤子:"仳離后靠這碗粥重啟人生"
5 神秘數(shù)字:"只賣3.5小時的蔥油拌面"
第一重:看得見 → "選用安格斯牛肉"(×個別)
第二重:聞得到 → "鐵板炙烤的肉香竄出三條街"(√勾人)
第三重:嚼得出 → "脆皮在齒間炸開的咔哧聲"(封神)
試試把"鮮嫩多汁"改成:"牙齒剛遇到肉就爆出滾燙的湯汁,燙得直哈氣也停不下筷子",立馬讓人想沖出門!
小紅書種草筆記 每一篇帶來15-30桌
抖音探店視頻 爆款可達200+預約
公眾號長圖文 連續(xù)引流3-6個月
(監(jiān)測自上海某餐飲代經(jīng)營公司6月報表)
近來發(fā)現(xiàn)個超有意思的案例——有家暖鍋店把差評改成了軟文素材網(wǎng)!比如說故意放條"辣到哭的差評",而后官方復興:"提議搭配咱們特制解辣楊梅汁哦~",終局這款飲品直接賣暢銷。
這招反向操作讓我突然意識到,當初食客早就不信完善人設了。就像談愛情,偶然暴露小缺陷反而更加真實可惡。下次軟文寫作要不要試試:"廚師長說這道菜確實偏咸,但配米飯絕了!"說不定能意外收獲好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