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12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哎我說各位上班族,你們是不是也閱歷過這種尷尬?第一天騎車通勤雄赳赳雄赳赳,第二天扶著腰挪進電梯像個七旬老太。上周我共事小王不信邪,騎共享單車往返十公里,當初辦公室座椅都得加腰墊。今兒就掏心窩子聊聊,怎么讓自行車從刑具變神器!
新手最易被顏值騙,望見公路車流線造型就走不動道。記著這三個黃金參數:
車型對比表
范例 | 適合場景 | 致命缺陷 |
---|---|---|
公路車 | 平坦柏油路 | 井蓋殺手,硌得屁股疼 |
山地車 | 曠野土路 | 自重能練出麒麟臂 |
折疊車 | 地鐵接駁 | 騎快了像踩風火輪 |
上周陪表妹買車,發現個冷學識:車座不是越軟越好!專業騎行褲的坐墊才算是真救星,影象棉車座長途反而壓迫血管。
見過撅著屁股騎車的嗎?活像只澳洲袋鼠。準確姿勢三因素:
這兒有個土法子:偽裝蹬縫紉機,保證你找到發力感。上周教六十歲大爺騎車,用這招半小時就上路了,比駕校教練還管用。
新手最容易犯的錯,就是買齊裝備再上路。必備三件套:
智商稅黑名單:
× 專業鎖鞋(紅綠燈路口秒變不倒翁)
× 心率帶(看神色就知道累不累)
× 碳纖維水壺架(塑料的還是好用)
突然想到:你們知道共享單車坐墊為什么都前傾嗎?切實是為了防止你滑下去,自己調車座可別學這一個打算!
導航說三公里十五分鐘,新手騎出半小時算畸形。避開三大殞命路段:
上周實測發現:右轉車道比直行道穩當,跟著右轉車流走,司機反而更留意你。這一個冷學識連十年騎友都不知道!
爆胎不會補,不如扛車走。應急東西包清單:
教你們個絕招:用口水找漏氣點!滋啦冒泡的坐標一補一個準,比專業檢測器還靈光。別問我怎么知道的,說多了都是淚。
混跡騎行圈五年發現:通勤族年均省下通行費4276元,但醫藥費付出增強893元——基礎都是摔的!以是頭盔錢真不能省。
最新調研表現:折疊車網民換乘地鐵時,卡鏈故障率比變速器高3倍!提議隨身帶截鏈器,中心時刻能救命。
最后甩個王炸諜報:雨季騎車前給鏈條涂蠟,防銹效果比潤滑油好十倍!上周暴雨天實測,騎完回家鏈條還锃亮如新,街坊都問是不是換了新車。
(寫著寫著想起個事兒:你們有沒有遇到變速卡頓?下回教你們用WD-40保養傳動系統,記得存眷后續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