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18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是不是有過這種尷尬?顯明提前練了三天《泡沫》,終局在生日聚首上唱破音。看著隔壁桌的大叔輕松飆上《死了都需要愛》的高音,自己卻連《演員》的副歌都喘不上氣...上周五在錢柜見到個姑娘,她連喝三瓶礦泉水才敢碰麥克風。
(壓低聲音)說個真事——杭州黃龍商圈有家KTV,店員教會客人用"打哈欠式唱法"后,包廂續費坦率接漲了40%!他們店長當初逢人就嘚瑟:"咱們這兒但是出過《中國好聲音》海選選手的!"
唱歌跑調真是天生缺陷嗎?
先看組數據:《中國娛樂場所白皮書》表現,78%的跑調者切實是呼吸方式不對。北京音樂學院做過測驗——讓五音不全的人改用"聞花香式呼吸",音準準確率增強63%。重點來了:
廣州河漢區的小王親測有效,他從前唱《十年》總被笑"十年跑調",當初用這一個方法居然在年會拿了歌唱比賽三等獎!
高音上不去真是肺活量癥結?
萬萬別被誤導!成都聲樂老師林姐帶學生做過測試:用"打噴嚏前的感覺"唱高音,女平生均能增強5個key。詳細操作:
南京新街口某KTV更存在妙招——他們把《青藏高原》改成了"啊~啊~啊~"的途徑式練聲曲,當初天天有白領組團來練聲,包廂費比周邊貴30%還是爆滿。
怎么選到不坑人的練歌房?
記著這三個硬件指標:
√ 話筒敏銳度要能收錄呼吸聲(測試方法:面朝麥微微呻吟)
√ 音響系統要有"人聲增強"模式(某連鎖品牌靠這功能續杯率增強25%)
√ 歌單更新速率看有沒有《烏梅子醬》(更新快的說明系統維護勤)
上海徐家匯的"聲動寰宇"KTV近來火了,他們包廂里裝著實時音準評分器,唱完立刻出分數。有個程序員小哥在這練了兩個月,居然在相親局靠《玉輪代表我的心》俘獲芳心!
手機K歌APP能調換線下嗎?
深圳某互聯網公司做過對比測驗:
但有一個妙招可能填補——戴耳機時把左耳塞稍微拔出,如許能同時聽到原聲和自己的聲音。海淀區的大學生小劉用這方法練《孤勇者》,當初已經是宿舍樓里的K歌之王。
保護嗓子的隱藏技巧
朝陽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提醒:
→ 唱前喝37℃的淡鹽水比冰飲好(保持聲帶濕潤)
→ 吃切片蘋果比潤喉糖管用(果膠能構成保護膜)
→ 唱完哼鳴訓練比立刻談話強(像蜜蜂嗡嗡5分鐘)
杭州某直播公司培訓新人時,要求天天嚼10分鐘無糖口香糖。終局三個月后,新人主播的聲帶結節發生率下降60%!這法子當初被多家MCN機構當秘笈藏著。
小編最后說個得罪人的瞎話:那些在KTV里霸著麥克風不撒手的麥霸,多半是沒掌握"瓜代嗨唱法"。下次試試唱完主打歌就把麥克風傳給錯誤,共同夸張的應援動作——保管全場都記著你的《突然好想你》,而非厭棄你唱太嗨。不信?周末就去試試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