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85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客歲有個做母嬰用品的友人跟我吐槽,她寫的"寶寶濕巾促銷"閱讀量只有23次,而競品用"換100片尿布不紅屁屁的秘密"這一個標題,三天賣出5000包。癥結出在沒把利益點轉化為場景痛點。就像外賣軟件不會寫"訂餐優惠",而是用"加班到清晨吃什么"如許的靈魂拷問。
這一類標題的中心是制造認知缺口,讓人不點開就好受:
有個做寵物食物的顧客試過這招:把"營養配比"改成"狗子偷吃貓糧后,獸醫給我開了罰單",咨詢量暴漲3倍。中心要找到商品與反常認知的沖突點,比如說用跨物種沖突(狗吃貓糧)、職業反差(獸醫開罰單)等手段。
數字是最直觀的信任狀,但大多數人用錯了姿勢:
錯誤樹模:"高效清潔配方"
準確操作:"1分鐘融化10年邁茶垢"(茶垢清潔劑)
看這一個對比表格更加清晰:
商品范例 | 個別標題 | 數字標題 | 點擊率增強 |
---|---|---|---|
護膚品 | 深層補水 | 3秒滲透5層肌膚 | 180% |
課程 | 職場增強課 | 21天從專員到主管 | 220% |
家電 | 節能空調 | 1晚只用1度電 | 300% |
客歲某清水器品牌用"過濾精度0.0001微米≈頭發絲的1/100"這一個類比,轉化率增強4倍。
好的場景標題能讓受眾自動對號入座:
有個做車載香薰的案例很有意思:最初寫"自然作物精油"沒人看,改成"接女友前十分鐘噴灑,車內秒變櫻花林"后,復購率增強65%。法門是把采用途景細化到詳細時刻,以至加入人物關系(接女友)增強代入感。
故事型標題就像連續劇,讓人想追更:
某頸椎按摩儀品牌做過測試:用"996程序員的頸椎重生記"系列故事標題,比直接講商品參數的點擊率高4倍。中心要打算三幕劇架構——癥結爆發(頸椎?。?、轉折出現(采用商品)、轉變終局(規復健康)。
打破常規認知的標題自帶傳播力:
近來幫某老年鞋寫標題時,把"防滑打算"改成"68歲阿姨穿它跳廣場舞碾壓年輕人",社群轉發量激增。反常識的三大公式:違反常理(越洗越油)、年紀反差(老人頻年輕人強)、跨界混搭(手機貼暖寶寶)。
寫著寫著突然想起上周在電梯里的見聞:保潔阿姨的手機外放著"三招教你識別毒面膜"的短視頻。你看,連保潔阿姨都在用途景化標題吸引人,咱們做營銷的更要學會把商品特點翻譯成生涯腳本。下次寫標題前,先畫個網民24小時行為軌跡圖,找到那些"著急上火""手足無措"的中心時刻,準能寫出讓人不由得點開的標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