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08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可能不知道——市面68%的新聞代理公司活不過18個月,根本癥結在于推廣盤算同質化。客歲行業數據表現,頭部5%的代理商拿走了82%的優質顧客,他們的秘密武器是精準定位+內容裂變組合拳。
新手破局三板斧:
杭州某代理團隊專做寵物用品吧,靠著200份《寵物店主必讀營銷指南》電子書,三個月簽下47家連鎖寵物店年單。
別再去展會發傳單了!這三個渠道藏著80%的潛伏顧客:
公司微信社群
招標平臺潛伏
行業協會滲透
深圳有個四人小團隊,靠著醫療東西行業協會資源,半年拿下23家高新公司代經營公約。
破解顧客猶豫的五步攻心術:
某培育機構最初只愿簽3個月試水,看到代理商調取的競品百度指數曲線后,當場改簽兩年框架左券。
看兩組內容盤算對比:
傳統寫法 | 裂變式寫法 | 轉化率差異 |
---|---|---|
公司優勢列舉 | 行業痛點故事+化解方案 | +230% |
商品參數堆砌 | 網民證言視頻+效果對比 | +180% |
老板專訪稿 | 員工日常vlog+顧客互動 | +150% |
重點在于埋設分享誘因:
上海某代經營公司用《美業十大危急公關案例》資料包,帶來87次顧客轉先容。
顧客續約率從30%增強到80%的法門:
三級資源綁定系統
更狠的是顧客成長打算:
北京某文明公司用這套打法,把客單價從5萬/年做到50萬/年,顧客消逝率僅8%。
本人觀點:見過太多代理商死磕前言資源差價,卻忘了這行的實質是信任租賃。當你把顧客的成功案例做成行業風向標,當你的每次內容更新都變成顧客的談資,價錢早就不是門檻。記著,能連續收年費的代理,賣的不是筆墨,而是讓顧客連續站在聚光燈下的本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