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02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是不是常常把軟文寫成硬廣,推文寫成流水賬?
上周看到個啼笑皆非的案例:某美妝品牌在知乎發了篇"親測好用"的推文,終局批評區都在問"廣告服侍費給了多少"。而同系列商品在公眾號新聞營銷經典案例名詞說明,閱讀量10萬+卻沒人發現是廣告。這兩者到底有什么差別?咱們用實體店來打比方——推文就像街邊吆喝的促銷員,軟文則是幫你挑衣服的閨蜜。
第一回合:遺傳因子檢測報告
先看這張根基對比表:
對比維度 | 軟文 | 推文 |
---|---|---|
中心責任 | 種心錨 | 促舉動 |
性命周期 | 3-6個月 | 24-72小時 |
內容比重 | 70%故事 | 60%賣點 |
轉化途徑 | 三幕劇式 | 直球暴擊 |
舉一個栗子,賣智能枕頭:
軟文會寫《北漂8年換了26個枕頭后,我找到了頸椎病的克星》,用3000字講租房故事
推文直接上《今晚12點前下單送影象棉眼罩》,配九宮格商品圖
第二回合:架構剖解課
癥結1:怎么判斷該用軟文仍是推文?
教你個狠招——看網民此刻左手專長機仍是右手拿錢包。
軟文適合:客單價高(500+)、決議周期長(3天+)的商品,比如說課程、大家電
推文適合:即時開銷(200以內)、有緊迫促銷的商品,比如說零食、日用品
客歲雙十一有個經典案例:某掃地呆板品格牌在抖音投推文,直接掛"前100名半價"新聞,轉化率8.3%;而在知乎發的軟文《理工男拆解了7款掃地機,發現這些行業內情》,三個月后還在帶來自然流量。
第三回合F孳雷指南針
新手最常踩的3個坑:
記著這兩個黃金比重:
軟文的干貨與廣告占比7:3
推文的利益點露出不超過屏幕的1/3
第四回合F嬈款元素庫
軟文三大鉤子
推文三板斧
客歲幫某母嬰品牌做的AB測試表現,帶詳細采用途景的推文,點擊率比純賣點型高47%。
獨家數據放送
依循2024年內容營銷白皮書:
軟文的搜查流量占比從22年的31%升至43%
推文的即時轉化率平均下降5.2%,但優質推文性命周期延伸至120小時
在知乎、豆瓣等平臺,偽裝成閱歷帖的軟文打開率是個別推文的2.8倍
近來發現個新趨勢:7秒軟文正在突起。比如說抖音上"自從學會這一個Excel技巧,共事以為我買了外掛",看似是技巧分享,點進去卻是課程廣告。這種短平快的軟植入,完播率比傳統推文高22%。
下次寫推廣內容前,先問自己:網民當初需要的是暖心雞湯仍是止疼藥?想清晰這點,至少能少糟蹋50%的廣告服侍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