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06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信嗎?隔壁老王那套掛了半年的老破小,就改了改標題文案,居然三天漲了50組看房顧客!上周我親眼望見中介小哥舉著手機喊:"王叔,您這'地鐵口的老干部'標題絕了!"今天就給各位新手小白扒一扒,賣自家房子的標題到底怎么寫才不尬。
上周幫粉絲看文案,有個標題讓我啼笑皆非——"南北通透采光好,業主急售可談價"。這不就跟相親時說"我人老實會過日子"一樣嗎?當初買家早不吃這套了!看這兩個對比案例就懂:
自嗨式標題 | 走心式標題 | 中心差異 |
---|---|---|
"精裝修拎包入住" | "裝修錢我幫你花了20萬,房東卻成了前任" | 故事感+情緒共鳴 |
"雙地鐵學區房" | "孩子上學遲到?這房到校門口比鬧鐘還定時" | 場景化+時效承諾 |
"業主誠心出售" | "掛牌第187天,終于學會說人話的賣房文案" | 反向營銷+自我調侃 |
說白了,寫賣房標題就跟開盲盒似的。買家刷手機時根本不想看仿單,就想知道拆開盒子那刻的驚喜。就像前兩天幫顧客改的標題,從"朝南主臥帶陽臺"改成"天天被陽光叫醒的寢室,惋惜再也用不到了",咨詢量直接翻三倍!
痛點前置法:把缺陷變預告片
→ 原句:"頂樓炎天有點熱"
→ 神改編:"怕熱的慎看!這頂樓房主裝了雙空調"
(法門:先下降預期再給化解方案)
情緒綁架術:給房子加戲份
→ 原句:"全明戶型透風好"
→ 爆款版:"在這屋吵過的架,最后都變成了擁抱"
(參考了某情緒綜藝的臺詞套路)
數據對比殺:用數字制造心跳
→ 原句:"地鐵800米"
→ 升級版:"實測7分28秒沖進地鐵口,跑贏99%的打工人"
(手把手教買家腦補生涯場景)
上周用這招給友人改了條則案,從"黃金樓層采光佳"改成"下晝三點鐘的光影戲院,本層最佳觀影位",當天就有五組年輕人帶著單反來看房。當初才清晰,賣房標題切著實賣生涯方式。
見過最離譜的標題是"兇宅半價!前任房主已遭報應",這跟在大街上喊"我有病快來買"有啥差別?寫標題要記著三個不要:
有個真實案例特逗:中介小哥給老小區寫的"傳了三代人的樓梯房,見證過六場婚禮",終局來看房的都是拍婚紗照的。厥后房主血汗來潮改成"樓梯間愛情故事取景地,押金抵房租",反而真租給劇組了!你看,有些時間歪打正著比莊重套路更管用。
近來發現個怪景象:越是把房子缺陷寫清晰的標題,越容易成交。就像老王那條"為什么中介總推舉隔壁小區?看完這房我懂了",直接把買家好奇心勾到頂。當初這行情啊,與其吹得天花亂墜,不如把標題寫成買家調研報告。下次寫文案前,提議先刷半小時買家吐槽貼,保準靈感哐哐往外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