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03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上個月途經商場看到個怪景象:同條街三家餐飲店慶,A店掛"全場五折"車水馬龍,B店搞"充值返現"無人問津,唯獨肯德基周年慶運動排起長龍。這差距就像炸雞和雞肋——會講故事的店慶才算是真營銷。
傳統店慶vs爆款店慶對比表
維度 | 個別店慶 | 肯德基模式 |
---|---|---|
情緒觸發 | 價錢刺激 | 群體影象叫醒 |
傳播動力 | 單方新聞輸出 | 網民自產內容裂變 |
代價延伸 | 短期促銷 | 品牌資產沉淀 |
就像網頁1說的35周年慶,肯德基把百口桶變成"時間機",用老北京雞肉卷的復古包裝紙勾起80后童年回憶,微博話題自然曝光超6000萬。這告訴咱們:好的店慶不是賣商品,而是賣群體影象的入場券。
別學網頁4說的直給優惠,要像網頁3玩"原味詩意哲學":
× "吮指原味雞特價9.9"
√ "1987年的炸雞香,2025年依然燙嘴"(搭配初代門店老照片)
情懷三件套:
某二線城市門店試水"爸媽的約會套餐",復刻1987年情侶套餐設置,周末販賣額翻三倍。這驗證了網頁5說的:飲食+情緒=交際貨泉。
別自己唱獨角戲,學網頁1的UGC玩法:
故事眾籌:征集"人生重要時刻的肯德基影象",最佳故事印在餐盒上
年代挑戰賽:穿復古服飾到店照相,解鎖隱藏菜單(如初代土豆泥配方)
回憶置換:上傳老照片可兌換對應年份的經典商品
客歲35周年慶,有網友曬出1998年兒童生日會照片,背景里的奇異杰偶激發70后群體回憶,該貼轉發破10萬。正如網頁6所說,網民故事才算是品牌非常好的廣告片。
別只盯著販賣額,要像網頁7打算互動生態:
公益副本:每開銷指定套餐,自動為山區兒童捐1元餐費
潮玩支線:聯名泡泡瑪特推限量盲盒,集整齊套可兌換整年早餐券
虛構宇宙彩蛋:AR掃描百口桶,解鎖虛構店長形象合影權限
2025會員十周年運動玩得更野:電子優惠券變成游戲道具,集齊不一樣年代券可合成"時空穿梭套餐"。這種玩法印證了網頁3的判斷:古代店慶是線下線上的融會戰斗。
跟蹤肯德基近五年店慶數據,發現三個趨勢:
下次店慶不妨試試"數字孿生"玩法:
畢竟在這一個虛實融會的時期,能把薯條吃出儀式感,把優惠券玩成交際幣的店慶,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流量密鑰。就像網頁2說的,與其費勁吆喝,不如把網民變成行走的廣告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