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53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信不信?同樣賣芒果,有人寫"樹上熟貴妃芒"賣斷貨,有人寫"產地直發"卻無人問津。客歲有個做漢服的掌柜,把新聞營銷商品寫成《穿越千年的針腳秘密》,愣是把客單價提了3倍。今兒咱們就嘮嘮,不一樣網店到底該用啥樣的軟文?
服飾網店:要讓人看得見摸得著
舉一個栗子,深圳南油那家原創打算店,客歲用這招翻了身:
中心是把衣服穿進生涯場景。記著這三個殺手锏:
美妝網店:得讓姑娘們以為專業又親熱
杭州某國貨彩妝的騷操作絕了:
這里尚有個反常識發現:帶成分表的軟文打開率低,但轉化率高出47%。以是得這么玩:
數碼店鋪:參數要翻譯成人話
中關村那幫賣鍵盤的當初可會了:
重點是把涼颼颼的數據變成痛點化解方案。比如說賣移動硬盤:
× 錯誤樹模:"1TB大容積 傳輸更快"
√ 準確姿勢:"拍照師外拍救星:3秒傳完200張RAW原片"
食物店鋪:得讓人隔著屏幕流口水
云南賣菌子的商家有個絕活:
這里尚有個中心數據:帶烹調視頻的軟文下單率高63%。但要留意:
家居店鋪:要賣生涯方式不是家具
佛山那家網紅家具店的玩法:
最狠的是他們搞了個"軟裝急診室"欄目,專門化解:
本人觀點時間
干了八年電商文案,發現個怪景象:越是單價高的商品,越要寫接地氣的軟文;越是便宜的快消品,反而得端著點講技巧。就像賣有機大米,你得寫《稻田里的守望者》,而賣9.9包郵襪子,反而要列"6層精梳棉的8大優勢"。
尚有個血淚教訓:萬萬別在周五發促銷軟文!數據表現,家居類周三下晝3點閱讀量最高,美妝類周末早上10點轉化最好。但食物類反常識——清晨發的"夜宵救星"系列,閱讀量比黃金時段高2倍。
最后甩個硬核數據:帶買家真實丑照的軟文(比如說"減肥前VS減肥后"),比精修對比圖轉化率高83%。記著,當初潛伏顧客精著呢,真實比完善更帶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