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53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妝臺上的口紅是不是也有過這種尷尬——涂上嘴的色號和廣告圖判若兩人?上周閨蜜聚首,小林掏出新買的奶茶色口紅,終局在咱們臉上試出五個色階,最后發現那顏色只適合她家貓主子。這事兒讓我想起蘭蔻測驗室的數據:78%的人選購口紅時根本不斟酌皮膚黃藍調,難怪涂上總以為那里不對勁。
為什么同樣色號別人涂像明星你涂像病人?
上海彩妝測驗室做過個有趣測驗:找來100位女性試涂正紅色口紅,終局出現三種效果——冷白皮涂出女王范,暖黃皮涂出大媽感,中性皮涂成舞臺妝。原來皮膚底色的冷暖才算是中心。有個土法子很管用:把銀白色餐具貼在手腕下方,皮膚泛藍選藍調口紅,泛黃選橘調,分不清就選中性調。
更反直覺的是光芒比色號更為重要。有次參加品牌運動,燈光師現場演示統一個豆沙色口紅,在暖光下顯溫順,白光下變慘白,黃光下像中毒。以是在專柜試色記得要走到自然光下看,別被商場射燈忽悠了。
幾十塊和幾百塊的口紅差在哪?
表姐在化裝品代工廠干過五年,她爆料說:
不過也別迷信高價,爆個冷學識:某國產平價口紅的延展性測試達到國際大牌準則的112%。要我說估算不足的姐妹,完整可能買平替色號,把省下的錢投資在潤唇膏上。
口紅暗藏的交際密鑰
在陸家嘴上班的販賣主管Lisa告訴我個秘密:簽約時涂裸粉色成功率比正紅色高32%。這不是迷信,心理學有個「視覺攻擊性」定律:
更絕的是迪士尼彩妝師的手段:給公主腳色畫口紅時,白雪公主用冷調紅(顯純真),貝兒用暖調橘(顯勇敢),艾莎用珠光淺粉(顯神秘)。下次約會前,不妨想一想自己需要扮演什么腳色。
過時口紅的三不要準則
整理化裝臺翻出三年前買的人魚姬色,發現膏體排泄小油珠。彩妝品研發老王說:
不要聞滋味判斷變質(香料會掩飾酸敗味)
不要冷凍保存(會讓油脂分離)
不要采用來當腮紅(唇部黏膜比臉部更耐菌)
有個檢測口紅過時的妙招:在A4紙上整齊道,倘若出現油漬擴散環,說明油脂已經老化。不過也別急著扔,改作水彩畫畫唇妝小樣,友人圈能騙不少贊。
說點大家不敢講的大瞎話
在美妝行業混跡八年,我見過太多開銷陷阱。上周逛專柜,BA冒死推舉「不沾杯黑科技口紅」,實測喝水還是印杯沿。切實要化解沾杯有個祖傳妙招:涂完口紅隔張紙巾掃層散粉,比什么鍍膜技巧都管用。
最讓我感慨的是前兩天見的顧客。她帶著逝世母親留下的古董口紅來咨詢,30年前的膏體居然還能用。當初的口紅保質期標注三年,純粹是商業盤算。要我說啊,選口紅就像尋找對象,與其追逐當季風行色,不如找到誰人讓你眼睛發光的真命天色。畢竟真正適合你的顏色,過二十年再看依然動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