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42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見過如許的友人圈嗎?有人曬了張歪歪扭扭的抹茶酥,配文"手殘黨首秀翻車",終局收獲86個贊;有人經心擺盤的紅茶慕斯,配文"下晝茶時間"卻只有3個贊。這年初,會做茶點不算本事,會寫文案才算是真功夫!今天咱們就嘮嘮,怎么用筆墨把暖心茶點寫出熱度,寫出鈔票味兒。
新手最容易犯的錯,就是抱著"我做了茶點快來夸我"的心態寫文案。說瞎話,我剛開始也如許,終局點贊數還沒早餐煎蛋多。厥后發現,好的茶點文案得撓到別人癢處。
舉一個栗子:上周我給閨蜜寫了個紅茶戚風蛋糕的文案。原版是"伯爵紅茶戚風,松軟香甜",改版后變成"加班到10點回家,5分鐘復刻星巴克同款下晝茶"。終局當天就有5個共事私信問教程,連帶賣出去3盒茶葉。
中心公式:痛點場景+化解方案+情緒附加值。比如說:
寫吃的文案最忌干巴巴,得讓人看著字兒就流口水。我演繹了個五感寫作法,特殊適合茶點類軟文:
記得客歲寫木樨烏龍布丁,用了"吸溜一口滑進喉嚨,像吞了整片江南的秋日",終局被顧客夸"看完直接下單兩盒"。
萬萬別把文案寫成仿單!茶點背后的人情趣才算是金礦。我常跟學生說,要學會在文案里埋這三種故事:
故事范例 | 案例模板 | 效果對比 |
---|---|---|
傳承故事 | "奶奶教我的古法茶酥,比網紅店香十倍" | 轉化率↑35% |
翻車故事 | "第三次烤焦的烏龍餅干,終于找到秘訣" | 互動率↑62% |
場景故事 | "住院時隔壁床阿姨塞給我的茶糖,甜了全部冬天" | 復購率↑28% |
有個學生把發霉的茶餅寫成"和普洱茶談了個三年愛情,今天它綠了我",愣是把滯銷貨變成網紅梗,清空庫存還漲粉3000+。
記得前年有個翻車案例:某品牌寫"乾隆喝過的同款茶點",終局被扒出史料錯誤,差點被告虛偽宣揚。
搞了五年茶點文案,最大的感悟就倆字——別裝。甭管你是米其林配方仍是祖傳秘方,寫得讓人想截圖珍藏就是好的文案。前次我把顧客要求的"匠心手作"改成"懶人速成版",販賣額直接翻番。記著啊,當初人缺的不是教程,是那份"我亦是可能"的底氣。就像我常提到的,文案不是寫出來的,是試出來的,多摔幾回烤箱就知道什么熱度最對味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