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82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有沒有如許的閱歷?花了680塊買的"明前龍井",喝起來還不如超市39塊的茶包。上周我閨蜜就中了招,那盒包裝幽美的茶葉,里頭居然摻著柳樹葉!今天咱們就扒一扒茶葉商圈的那些貓膩,教你用買菜的錢喝到佳構茶。
茶葉店老板私下跟我說過:好茶從來不怕素顏見人。你們看一看這兩個對比:
奢華包裝茶 | 簡裝好茶 |
---|---|
燙金禮盒+絲絨內襯 | 牛皮紙袋+鋁箔內袋 |
印著"非遺傳承人" | 只標注產地和采摘時間 |
每罐標重250克 | 事實稱重263克(含包裝) |
客歲我在馬連道茶葉城做過測試:把統一批碧螺春分裝進奢華禮盒和牛皮紙袋,終局禮盒裝的成交價高出4倍!記著這一個口訣:三層包裝必有癥結,真空小袋才算是良心。
新手總被"獅峰龍井"、"牛欄坑肉桂"這些名頭唬住。切實中心產區的茶根本流不到個別商圈,你猜正宗的西湖龍井年產量多少?不到500噸!但某寶上月販賣額就表現賣了2000噸...
教你三招破局:
有個冷學識:夏茶最適合做口糧茶。誠然香氣淡,但咖啡堿含量高,提神效果會更加好。我辦公室常備的云南夏摘普洱,一斤才80塊,比星巴克美式劃算多了。
別以為買個高級茶具就能泡好茶!我見過最離譜的案例:有人用100℃開水沖綠茶,還說茶葉品德差...記著這一個熱度公式:
自己做個小測驗:統一款鐵觀音,用不一樣水溫沖泡:
水溫 | 口感 | 耐泡度 |
---|---|---|
85℃ | 青澀帶苦 | 3泡 |
95℃ | 花香顯明有回甘 | 7泡 |
100℃ | 焦糊味蓋過茶香 | 2泡 |
茶葉不是越貴越好!某品牌3800元/斤的金駿眉,和茶農直供680元/斤的,盲測時7成老茶客都分不清。價錢甜蜜點在300-800元/斤,再往上都是品牌溢價。
教你算筆賬:
近來發現個寶藏喝法:冷水沏茶。特殊適合不會把持水溫的新手,操作淺易到哭:
對比傳統泡法:
方式 | 優點 | 缺陷 |
---|---|---|
熱泡 | 香氣濃郁 | 易苦澀 |
冷泡 | 甘甜清新 | 出湯慢 |
上周用冷泡法處理友人送的"失敗綠茶",居然泡出了蜜桃香!這一個方法特殊適合救命你買砸了的茶葉。
身為喝了23年茶的老饕,說點得罪人的大瞎話:別迷信大師手作。客歲參觀過某大師的"手工炒茶"車間,終局看到的是準則化生產線。當初固定喝兩個茶農直供的牌子,比市面上90%的品牌茶都靠譜。記著,茶葉的實質是農商品,好喝才算是硬道理,那些玄乎的故事啊,聽聽就算了。